首页

女王之主论坛

时间:2025-05-25 00:48:53 作者:山东举办食品、农产品类外贸优品购物节 助力外贸企业拓市场 浏览量:99935

  中新网厦门11月1日电(记者 卞立群)3:0战胜泰国队之后,中国女足立刻开始备战11月1日晚与韩国女足的奥预赛决战。

  对于中国女足来说,本场的唯一目标就是取胜。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否晋级奥预赛最终阶段,还要再看另外小组中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比赛情况。

中国女足赛前训练。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再添不利因素

  之前两场奥预赛比赛中,中国女足总体上磕磕绊绊。客观来说,无论是比赛过程还是结果,都谈不上理想。目前中国女足队内多人感冒发烧,这就又增加了一重不利因素。

  31日下午4点,中国女足准时出现在厦门白鹭体育场外场进行赛前训练。训练之前,球队还于内场拍摄了本期集训比赛的全家福。

中国女足赛前训练。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由于两场比赛间隔较近,这也是球队赛前唯一一次场地训练。此前30日的训练,主要以赛后恢复为主,同时辅以力量训练。

  与泰国队的比赛中,吴澄舒和李梦雯因为出现发烧情况,没有进入比赛名单。

  此次赛前训练中,吴澄舒已经回归合练,但李梦雯还处于恢复中。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训练场时,还有几名球员戴着口罩。张琳艳透露,目前队内有几个人出现感冒发烧的状况。

  “出现这个情况还是比较意外。但不管谁上场踢比赛,肯定会全力以赴。”张琳艳说。

  中国女足在训练中。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必须取胜

  作为如今中国女足的核心球员之一,张琳艳在前场的作用非常关键,尤其在与韩国女足的这类硬仗中。

  不过,此前张琳艳腿部出现拉伤,对于比赛还是有些许影响。她表示:“目前恢复比较快,队医说没什么大问题了。”

  对于这场生死战,张琳艳展望道:“首先就是必须要赢。韩国队是很强劲的对手,我们在近几年的交手中,没占太多便宜。球队会全力以赴,做好艰苦的准备。”

  “对手和我们一样,都是没有什么退路,所以主要看谁能把握住机会,谁能坚持到最后。韩国队的反击、中场控制、拼抢和硬度都不错,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做好心理准备。希望我能帮助到队伍,在攻防两端都做到最好。”张琳艳说。

 张琳艳(黄)在与泰国队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晋级概率几何?

  如张琳艳所说,中国女足想要晋级奥预赛最终阶段,取胜是必须的。

  目前中国女足1胜1负积3分位列小组第3,韩国女足和朝鲜女足分列前两名。最后一轮,朝鲜女足将对阵泰国女足。

  闫锦锦在与泰国队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以目前的形势,中国女足还是要争取成为三个小组中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

  必须赢下韩国队,中国女足才能确保拿到小组第二,而后再与其他两个小组的第二对比成绩。

  A组的菲律宾队和C组的乌兹别克斯坦队届时大概率积6分,位列各自小组第二。因此就要进一步对比净胜球数量。

  由于乌兹别克斯坦队与印度队的比赛将晚于中韩大战25分钟开赛,加上印度女足实力有限,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很有可能在净胜球上占据优势。

图片来源:中国女足

  悲观点说,中国女足即使拿下韩国女足,恐怕晋级形势也依旧不乐观。

  中国女足目前净胜球2个。乌兹别克斯坦队净胜球为-1,但她们将面对的印度女足,此前曾0:7惨败日本女足、1:3不敌越南女足。对手想多赚净胜球,难度较中国女足而言相对更容易。

  不论如何,中国女足还是要先做好自己、拿下胜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秦海璐周一围回应行业争议:演员要有责任感

“总书记说‘海南热带雨林不是光属于海南,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是属于地球的,是国宝’,我们感到浑身是干劲,要把总书记的嘱托化为动力。”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局长钟仕进说。

“碳”路先行|山西晋中“碳”寻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径

金砖国家始终是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者。2023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提出三点正义主张。

广东启动水利防汛IV级应急响应

华为旗下支付牌照机构讯联智付的更名,是华为进军支付市场的重要一步。据了解,讯联智付成立于2013年6月,并于次年取得支付牌照。华为则于2021年3月收购迅联智付100%股份,从而获得支付牌照。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要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高度,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强劲、更有韧性的动力支持。

习近平: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第一财经记者近日与多名罕见病患者、临床医生和政策专家展开交流。多名受访人士表示,尽管部分罕见病创新药通过“国谈”纳入医保,但受限于多重原因,可及性仍存在不足。与此同时,上述患者遇到的情况,意味着业界呼吁多年的“罕见病多层次保障机制”迄今并未实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